近年來,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全面提升,已成為對接分散小生產與社會化大市場的重要途徑,成為促進農業發展、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的重要依靠,成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重要力量,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突出亮點,為農業農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。
有效地促進了農產品供應保障能力的提高。以龍頭企業為主的工業化經營組織快速發展,已成為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市場供應的重要主體,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。目前,各類工業化經營組織超過28萬家,輻射帶動全國40%的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。龍頭企業11萬多家,銷售收入超過6萬億元。提供的農產品和加工產品占農產品市場供應的1/3,占主要城市“菜籃子”產品供應的2/3以上。
有效地促進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發展和建設。龍頭企業加強完整產業鏈建設,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,有效提高農業產業質量。目前,流通龍頭企業市場交易額超過2萬億元,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產值與原材料采購價值之比超過2萬億元∶1.內蒙古、吉林、遼寧、山東、河南、湖南等地的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。
有效地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長。各類工業化經營組織通過多種方式與農民密切關系,帶動農民增收,實現企業與農民共享工業化發展成果。目前,38%以上的工業化經營組織采用合作、股份合作等密切的利益聯系機制;各類工業化經營組織帶動農民超過1.1億戶,農民加入工業化經營年均增收2400多元。
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水平的提高。龍頭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,加快應用技術的推廣應用,為農業科技進步提供了物質保障和基本條件,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有效平臺。目前,90%以上的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建立了研發中心,60%的企業獲得了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的認可或獎勵。大量從事科技研發和技術推廣的農業科技人員聚集在龍頭企業中。
有效地促進了區域優勢產業和縣經濟的發展。出現了一批產業突出、規模效應明顯、組織程度高的龍頭企業集群,不僅發展了農產品加工,而且促進了倉儲、包裝、運輸等配套產業的發展,培育了縣經濟增長點。目前,首批76個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基本涵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和“菜籃子”產品,聚集規模以上龍頭企業4000多家,輻射帶動農民1680萬人,吸收就業137萬人,為縣經濟發展培育了重要支柱。